[名 称] 半边莲
[拼 音] BANBIANLIAN
[别 名] 急解索、蛇利草、细米草、蛇舌草、鱼尾花、半边菊、半边旗、奶儿草、半边花、箭豆草、顺风旗、单片芽、小莲花草、绵蜂草、吹血草、腹水草、疳积草、白腊滑
草、金菊草、金鸡舌、片花莲、偏莲、瓜仁草、蛇啄草。
[拉丁名称] HerbaLobeliaeChinensis,LobeliachinensisLour.
[英文名称] Chinese Lobelia Herb, Herb of Chinese Lobelia, Chinese Lobelia
[药物分类] 清热解毒药,渗湿利尿药。
[植物种属] 桔梗科
[药用部位] 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带根全草。
[有效成分]
1.1.全草含生物碱、黄酮甙、皂甙、氨基酸。生物碱中主要为山梗菜碱(Lobeline)、山梗菜酮碱(Lobelanine)、山梗菜醇碱(Lobelanidine)、异山梗菜酮碱(Isolobela-nine即去甲山梗菜酮碱)等。
1.2.全草含l-山梗菜碱(l-lobeline)约0.028%,山梗菜酮碱(lobelanine)约0.015%。尚含对羟基苯甲酸(p-hydroxybenzoicacid)、琥珀酸(succinicacid)及延胡素酸(fumaricacid)等。
2.1.根茎含半边莲果聚糖(Lo-belinin),为一种果聚糖(Polyfructosan)。
2.2.根茎含山梗菜碱(lobelanidine)。此外,预试还含黄酮甙、皂甙、氨基酸等。
[采 集] 多于夏季采收,带根拔起,洗净,晒干或阴干。
[焙 制]
[亚 种]
[性 味] 甘,平,无毒。
[归 经] 心,小肠,肺经。
[功 效] 清热解毒,利水消肿,疳积,风湿痛。
[治疗疾病] 黄疸,水肿,膨胀,泄泻,痢疾,蛇伤,疔疮,肿毒,湿疹,癣疾,跌打扭伤肿痛。
[常规用量] 内服:煎汤,0.5-l两:或捣汁服。外用:捣敷或捣汁调涂。
[配伍用药]
1.配白茅根,在增强利水消肿作用的同时,还有一定的凉血通淋作用,药力和缓。
2.配金钱草,既能利尿解毒,又能排石。
3.配牛蒡子,二药合用解毒力强,又能清散风热毒邪。
4.配半枝莲,外用治疗痈肿,疮毒。
5.配茵陈,利胆退黄作用增强。 半边莲辛,寒。清热解毒,利水,消肿。半枝莲辛,清热解毒,散瘀,止血,定痛。
[配伍禁忌]
[不良反应]
[经典评述]
1.《纲目》:治蛇虺伤,捣汁饮,以滓围涂之。
2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敷疮,消肿毒。
3.《岭南采药录》:治鱼口便毒,跌打伤瘀痛,恶疮,火疮,捣敷之。
4.《中国药植志》:治血吸虫病腹水。
5.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。
6.《陆川本草》:解毒消炎,利尿,止血生肌。治腹水,小儿惊风,双单乳蛾,漆疮,外伤出血,皮肤疥癣,蛇蜂蝎伤。
7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消肿解毒。治疳积和疔疮初起。
8.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煎服治风湿性神经痛,头晕。
[文献出处]
1. 出自《本草纲目》:半边莲,小草也。生阴湿塍堑边,就地细梗引蔓,节节而生细叶,秋开小花,淡红紫色,止有半边,如莲花状。
2.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:半边莲,食多量引起流涎,恶心,头痛,腹泻,血压增高,脉搏先缓后速,严重者痉挛,瞳孔散大,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。解救方法:先催吐,洗胃,后饮浓茶,注射葡萄糖液。
对症治疗:如出现惊厥,可给解痉剂,针刺人中、合谷、涌泉等穴位;呼吸麻痹时给以强心剂和兴奋剂,保暖,必要时给氧或行人工呼吸。民间用黄豆汁、甜桔梗煎水服,或甘草煎水内服或饮盐水,或榨姜汁口服。
|